《这是一部以记者吴梦为原型的纪实体小说:活着》
第3节作者:
吴梦2015
日期:2015-03-31 16:39:50
目前,中国市场转基因食品泛滥,上次在北京与开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的同学讨论这个问题,他是转基因的拥护者,我是转基因的反对者,他说:“中国只有世界8%的土地要养活世界20%的人口,不走转基因这条道路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转基因的危害并没有崔永元说的那么厉害,崔的片子里面采访的都是反对转基因的专家,而在国际上,历来都是两派的,只采访一派有失公允。”我有些相信他说的话,因为我也是一名记者,我知道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如何合理的删减采访材料。我反对转基因,不是完全反对,我觉得我国的国情在那里,是任何个人或国家领导人无法改变的,我觉得在转基因的操作细节上,我们应该透明,比如我们应该在所有食品上明确标注是否是转基因,让消费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在美国,也有很多穷人都选择吃转基因,因为转基因食品便宜。但中国目前是坑蒙拐骗,根本不标注,这样可能就让我们不知不觉的花了有机食品的钱买了转基因食品,国家层面应该出台相关细则,不要再遮遮掩掩了。
昨晚把非转基因的有机黄豆泡了,今天早上已经用石磨磨成了豆浆,用豆浆点豆花,豆渣喂鱼了,连洗磨盘的水都浇给杜鹃花了,因为杜鹃喜欢微酸性的土壤,我的生活是不是很环保啊?在阳光房晒着太阳写作,两个小时一晃而过,我要去做石磨豆花了,每次做家乡的吃食,就会勾起我无限的回忆,儿时的那些欢乐,是今天城市里的孩子永远无法想象的,每次爸爸点豆花,妈妈烧火,我站在灶台边观摩,这样的现场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今天我能成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复合型人才,完全得益于农村的生活,所以我从来不避讳我曾是一个农村出生的“穷二代”,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进入当今的精英阶层,游走于文人、艺术品投资人、国际珠宝玉石鉴定评估师,懂得茶文化、玉文化、香文化、能品红酒打高尔夫,能欣赏世纪顶级的奢侈品,这都得益于不断的学习,得益于那些在我成长路上给我不断指点的老师。我一直认为,能批评我并不断指正我的人,是真心关爱我的人,我一直怀着感恩的心,铭记他们的点点滴滴,希望今生有机会去报答。
制作石磨豆花,首先需要把黄豆泡水,泡到膨胀大,然后用石磨磨成豆浆。很庆幸生活在如今社会,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所有东西。这台石磨是我从淘宝上买的,送货上门,青石的价格300多,自从有了它我可以磨糯米粉做家乡的汤圆,磨黄豆做家乡的豆花,虽然生在异乡,但却可以随时品尝到家乡风味的美食,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在磨豆浆时,最好就用细纱网进行过滤,这样把豆浆和生豆渣直接分离,豆浆到锅里煮沸,关火,然后把盐卤拿出来,一点一点地加入锅中,边加边看熟豆浆状态,有些筛网状时就表示比例恰好了,开微火煮一会儿,白嫩的石磨豆花就出炉了。说到盐卤,我想起最近新闻上关于中国人去俄罗斯,带了很多盐卤,被俄罗斯当局当冰*抓捕的新闻,呵呵!不过这盐卤外形还真像冰*呢,小时候爸爸好像不用这东西,是用的石膏粉。
看着网上关于肺动脉高压病症的新闻,我的心透凉,第一次感觉跟死神那么近!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一个好端端的人怎么瞬间就被判了“死刑”?!
我决定转院,转到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这是整个亚洲最权威的医院了,我想要死也要死的明明白白啊!
外地就医,应该先办理转院手续,这样回到医保所在地,报销的比例才会比较高,如果直接去外地医院就医,除非急诊,其它回来都只能报销转诊病人报销额度的一半,而每家医院都会严格控制转院人数,是因为他们与社保基金之间是包干制度,比如社保给某家医院一年的报销额度是一个亿,根据这个比例算出转诊人数,如果在转诊人数的范围内,对医院是没有影响的,如果超出了转诊人数,超出人数的报销费用就直接从社保拨给医院的结算款里面扣除,所以年底后,医院除非出现危急重病人,可能造成医疗纠纷的那种,否则都不办理转诊手续。
当时是2013年11月末了,人民医院应该已经没有转诊名额了,张义把我的情况向院长汇报了,院长还是给我开了绿灯,立即把医院的转诊手续办好了。从上午9点多我决定转院到我乘上去北京的动车,短短10来个小时,留给我的记忆却是终身的。记得知道自己的病症后,拨通的第一个电话是给日报的同事明洁,当她听见我报出病症名称后,先是震惊其后是哽咽的话语,因为同为跑卫生口的记者,我们私交甚好,按规定转诊北京需要去社保办理相关手续,所以想拜托她代为办理,她的那些宽慰的话已经不记得,但那为我所流的眼泪,一直深深印在我心里,温暖着我;姐姐马上在单位请假,整理行李陪我去北京,虽然她只是一个医院食堂的临时工,这样的请假可能会威胁她的饭碗,但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市人大分管卫生的曹主任知道我的病情后,打来电话问我有什么困难没有?我告诉他转诊的事情,他让我先去看病,至于手续之事,可以回来再补办;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那可真是一床难求,要挂上号都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感谢陈院长专门打电话给熊长明教授,让他特意给我一个号,而且时间就在第二天;在无锡火车站,卫生局的红健专门拎着水果来送我,我们工作合作多年,让我特别感动;老板跟办公室主任一起送我上火车,他说:“集团施书记很关心我的事情,他们都认为是误诊了,我不会有事的,让我放心去看,有什么需要直接讲”。大学毕业18年,在无锡工作了10年,此次突然遭遇这样的横祸,有如此多的人关心我,我心甚慰啊,谢谢您们,那些给予我关心的朋友同事领导们!
动车到达时间是早上7:23,同学已经安排人在出站口接我们,小吕是北京远望世纪科贸公司的司机,在北京的两次检查复查中,承蒙他们公司徐总的精心安排照顾,让我虽在医院,但每天能吃上各种美食,这些都是难忘的记忆,谢谢您!到达北京阜外的就诊大厅,可谓人山人海,我们找到熊长明教授,他给了一个加号,我们得以挂上号。深冬的北京,寒意袭人,站在大厅里面,暖气却很热,应该有20几度,加上人多而心急,我感觉自己有些不舒服,等待的走廊没有座位,我只得坐在行李箱上面,姐姐由于晕车,脸色苍白,搞得护士把她当病人把我当家属。终于等到叫13号了,我进入了就诊室。这是一间10个平米的就诊间,里面的摆设跟传统医院没有什么区别,熊教授坐在桌子左边,我向他介绍了我的情况后,他把我在人民医院做的检查仔细的看后,疑惑的说道:“你是报社的,应该是国家单位啊,医疗条件应该早就发现先天性心脏病了?你现在肺高压110,起码是8到10年形成的,你平时不做体检吗?”“做啊,我们单位40岁以下每两年体检一次,40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呢!”“那怎么刚发现心脏的问题呢?”“我也不知道!我还生了孩子,剖腹产的。”“怀孕期间你没有胸闷吗?没有异常表现吗?”“好像没有,就是血压低,最低的时候40、60.”“那你入院仔细检查检查吧?”我点点头,熊教授帮我写了一张条子,让我去北楼19病区找顾大夫。我拿着条子边道谢边迅速的浏览了一下熊教授,他的身上没有传统医院医生的那份不耐烦与急躁,他的目光很慈善,有医者的那份仁心,当然,他还像我们伟大的领袖***一样,是浓缩的精华,呵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