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以记者吴梦为原型的纪实体小说:活着》
第21节

作者: 吴梦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08 10:37:20
  20
  促排卵药物其实也是激素一类的药,在医院宣布我移植胚胎手术失败后,我回家整整哭了一天,在一向极少人前流泪的我,这次算是泪水泛滥了,但哭过后,我擦干了眼泪,准备重新开始。
  那时前夫开的培训中心正好与精神卫生中心联合开了一期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班,老师们基本都住在北塘,我就马上利用周末投入工作,帮着接送老师,管理班级。在忙碌的生活中,我觉得我的腰好像变粗了,我给前夫说:“宝宝应该活着的,我明天用家里那个3块钱的试纸测测?”“别吓折腾了,那个HCG可是进口的,不会错的。”他笑着说。我没有听他的,第二天起来一测,是两个红杠,我高兴的跑过去告诉他,他正睡的迷迷糊糊,推开我说:“别闹了,你的那个试纸应该有两年了吧,早过期了!“我想想,是有些年头了。

  移植失败一次后,大致需要半年的恢复期才能再次移植,因为在媒体工作,每天会出现在不同的场合,所以我对自己的外貌要求是比较高的,天气一天天热起来,我选了一家清扬路的瘦身中心准备瘦身,她们是通过按摩的方法达到瘦身目的,我对这种比较绿色健康的减肥方式是认可的,专门去体验。在体验的时候,我给美容小姐讲了我的故事,她一边给我做身体,一边说:”我觉得您的宝宝应该在体内,我能感觉到。“我很惊讶,回家给前夫讲,他还是不相信,让我不要胡思乱想,我感觉当时我在他的眼里都像是得了狂想症的病人。”明天我必须到妇幼去检查一下,不然我这颗心还是放不下!“

  第二天到妇幼后,我先做了尿液检查,确定是怀孕了,我激动的心怦怦跳,但我依然没有打电话给前夫,我等着做了阴超。阴超诊断上面明确显示;不仅怀孕,宝宝已经心博了!但我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再次问检查的医生”不会搞错了吧?我在其它医院当时做的HCG可是显示没有移植成功哦!“医生看了看我说:”当然不会错了,你看它的心脏跳动得多么强劲有力啊!”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使劲掐了一下自己的腿,是痛的,不是做梦!然后想起,当初移植的是一对受精卵,活着的是一个还是两个啊?医生说只有一个胎心。后来经常逗儿子,是他把另外一个妹妹的营养抢吃了,妹妹才会无法存活。

  拿着妇幼的诊断,我的双手因为激动微微发抖,掏出电话给前夫打,告诉他们消息时,他们都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让我不要动,马上到医院来接我。回到家后,高兴劲儿还没有完全过,竟然发现有些见红,吓得半死,马上又联系四院妇科,因为在那里移植的,她们觉得我有先兆流产的倾向,让我立即入院。其实后来明白出血是因为我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怀孕了,我有痔疮,使用了含有麝香、冰片的膏药所致。在医院保了三天胎后,我又出院了,试管婴儿是外因着床,所以特别容易流产,医院在怀孕前三个月都会每天早晚给母体打黄体酮,那时我的臀部没有一寸好的肌肤,黄体酮无法立即吸收,在表皮形成结痂,奇痒无比,我几乎不能正常的坐,想想去年郭医生体内给我排出来的毒,跟那时的非常像,难道,肺高压跟此有关?!反正,阜外的病人里面,绝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生孩子造成的高压,我突发奇想:会不会这个病跟怀孕的某个激素水平有关?

  十月怀胎,对于每一个女人都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奋斗在新闻一线的我,更是如此。唯一的庆幸是,因为一场有阴谋的打击报复行动,让我到了经营口,不用再那么辛苦的奔波一线了,也算因祸得福吧。从成都来无锡后,因为没有适应这里复杂的官官相护的局面,看见某个人为了私利明显损害单位公共利益,而她的老公是集团一把手,不仅不坚持原则主持公道而且还明目张胆的支持她,共同把公共财产纳入私人口袋,而我初生牛犊不怕虎,为此向市里写了实名举报信。那时的政治环境跟现在不一样,这件事不仅没有得到市里的解决,我还遭到了打击报复,工作岗位换到了广告部,他们准备通过合理的渠道把我给除名。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们觉得我一个异地小女子,调到经营口后,肯定无法完成考核任务,就可以以貌似合理的理由来达到他们卑鄙的目的。我虽然那时来无锡时间只有3年,但因为在成都积累的客户资源,我通过新闻策划让史玉柱的脑白金成为了我们媒体活动的独家冠名商,一个活动的经费就远远超过了考核,我也是第一个尝试用非硬广告的形式为报社创收。初战告捷,不仅争取到广告费用,而且通过三个月从基层到区、再到市里的“健康老人”选秀活动,大大的扩大了报社的影响力,当年报纸的订阅数大幅度攀升,也是这次活动,让市里的多个部门领导认识了解了我们媒体。在年底考评时,当时的集团一把手,明确指示我们报社的考评小组要考核我不合格,但考核小组的组长,我们的总编没有被淫威吓到,他说:“如果这个单位的某位完全没有完成业务的人员都考核合格,我们怎么可能把她考核不合格?!要么两个都不合格,要么都合格?!”因为另外一个没有完成任务的人是集团领导老婆的狗腿子,他们是想保她的,还有一个因素:市人社局一年给集团的不合格名额一般只有1到2个,如果一家报社就出两个不合格,那也太不靠谱了!所以我想领导当时是以退为进,我很感谢他们的坚持原则,在我生命的这个历程给我留下了美好。后来据说因为这件事情,相关维护我的两个领导都受到了坐冷板凳的下场,我很内疚,很多次看见他们都想向他们说声:“谢谢!”,但话到嘴边又没有了勇气,害怕因为我的出现给他们带来更大的遭难。

  记得那时候集团最滑稽的一幕就是,每天同事们抢车位,如果你稍微晚一点儿到或者下手太慢,那天你就面临无法停车的局面(当时报社在八佰伴的后面,那里是市里最繁华的地方,停车都是按小时算;如果没有挤入单位停车,你将面临停入按小时计费的停车场,基本一天的工资都付停车费或者停路边被贴罚款)。你说大家连基本的停车问题都无法解决,哪里还有心思去认真工作?对集团员工的冷暖毫不关心,对自己儿子的私事倒是上心百倍,据说儿子去国外听音乐会,还带着老师,经费都是集团公家出的,这样的单位要不是公家的、庞然大物,我想早关门了!集团在那个人执政期间,不仅没有壮大,而且步步萎缩,原来蔡总交班给他时,我们集团的实力,是远远超过广电集团的,几乎两家集团在先后更换了一把手,可后来施书记接手时,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广电集团,这几年,集团领导们呕心沥血,奋力直追,但时机,错过了就错过了!我们这个曾经在全国地级市里面实力最强的报业集团,拟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地级市报业集团,也只能随着媒体的大环境江河日下,在转型、多产业结构探索里面举步维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