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文盲“白骨精”》
第15节

作者: 毛毛De故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11 21:07:34
  打开电脑,望着左边大屏幕上不停闪动的实时新闻,感觉一阵头晕。
  这个不停闪动的大屏幕是MW的全球新闻平台终端,MW遍布全世界的记者和编辑们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此,作品以时间排序,如果屏幕闪动速度飞快,说明此时的新闻数量密集,倘若屏幕闪动速度缓慢,则表明此时市场较为清淡。
  财经资讯部主要加工MW的原创作品,先由Slot Editor进行判断,从全球新闻平台终端上选取可能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的文章,按照重要程度来安排这些英文文章的处理顺序,接下来由翻译将英文文章译成中文,然后由校稿编辑进行把关,并由他们将产成品发送到客户终端上。

  不难看出,财经资讯部对Slot Editor的要求颇高,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阅读英文文章,并对文章的重要性进行判断,在市场活跃,屏幕不停闪动时,Slot Editor将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往往需要两个人通力合作,方能处理好这个时间段的新闻内容选取工作。
  两年前,我就是因为当Slot Editor时表现出色,被派往美国学习深造,回北京后不久便获得了升迁,成为当时本部门最年轻的一位经理,那时距离我加入MW不满两年的时间。
  可现在,我一看这不停闪动的大屏幕就感觉头昏眼花,这该如何是好?
  有点口渴,我拿着米黄色的大玻璃杯进了茶水间。茶水间里主要供应茶水和咖啡,还有各式各样的小点心。大家觉得渴了,饿了,可以到这来补充一下养分。我冲了一杯茉莉花茶,看着茉莉花儿一朵一朵地膨胀开来。
  正准备回去,迎面碰上了李晓倩,她关切地问道:“你感觉怎么样啊?”
  “不太好,我一看不停晃动的电脑屏幕,就头晕啊。”我皱了皱眉头。
  “没事儿,你不是刚回来么,多半年没看那大屏幕了,这反应很正常啊,更不用说你病过一场啦。”晓倩宽慰道。
  回到座位,我定了定神:晓倩说的在理,我是太过着急了,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耐住性子,逐条用右键双击不断闪动的文章标题,打开内文,阅读文章内容,主要看文章的前两段。有时想看一篇文章,速度慢了,在屏幕上就再也看不见它了,我只好利用MW新闻终端上的搜索功能,将它重新找回来。
  不一会儿,我又感觉到头晕,同时肚子在“咕咕”叫,于是再度奔茶水间而去。这次碰到的是戴凌风,他正将冲好的哥伦比亚咖啡从咖啡机上取出来。

  他看我将一块好时巧克力塞入口中,笑着说:“多吃点东西,别饿着了啊,印象里你挺能吃的呢。”
  “请戴总放心,我不会亏待自己的。”我也笑了。
  戴凌风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有继续说下去,拐了个弯,估计是进自己的办公室去了。他是个急性子,虽然长得很斯文,估计想问我回来后,感觉如何吧。
  我时不时地往返于座位和茶水间,这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一晃到了周五,我正在阅读英文文章,钟琼踏着猫步过来了。她身段丰腴,眼睛又圆又大,算得上是个美人儿。
  她开口问道:“在忙吗?想请教个问题。”
  日期:2015-04-11 21:24:18
  她向我请教问题?真新鲜!我不由得想到。
  钟琼原先是财经资讯部段德方组的主管,工作颇为努力用心,更重要的是,特别能读懂他们组经理段德方的心思。
  我们部门一共分为5个组,每个组都设有一名经理,一名主管,两名Slot Editors,两名校稿编辑,4-5名翻译,当然啦,这里面的分工并不绝对,校稿编辑、Slot Editors也能干翻译的活儿,主要视市场情况,人手状态进行调配,以提高本组工作效率为准则。
  5个组中,以我原先的组成绩最为突出,段德方组屈居第二,用优先选取重大新闻、不遗漏重大消息、发稿质量、发稿速度等各项指标进行衡量,通常都是我原先的组名列前茅。
  在我生病后不到两个月,钟琼就成为我们组的代理经理了,听李晓倩说,段德方组的下手速度非常快,其他组还来不及反应呢。
  我生病之前,钟琼很少和我打交道,可能是气场不对。我刚回来不到一周,她就过来说要请教问题,尽管我身体还在恢复当中,但我清楚,她醉翁之意不在酒。
  坊间传说,我病了一场,不认识字了,估计钟琼是过来探听虚实的。也不清楚是谁传出去的消息,作为新闻工作者,大家的好奇心都很强,更不用说,我大病一场本身就是一则爆炸性新闻。
  我看了钟琼一眼说:“还好,有什么事,请讲。”
  她指了指正在闪动的一篇财经新闻,问:“你觉得这篇文章,我们应该选取吗?”那篇文章我恰好刚读过,于是说道:“是一篇农产品市场的文章,这类文章我们一般关注的不多,不过最近农产品价格变动比较大,可以选一个。”
  说完后垂下了头,我感觉有些累,不想再多说话。钟琼看出来了,道了声谢,婀娜多姿地走了。

  我觉得很是疲惫,正准备到休息室闭目养神,休息一下,可还没等我挪步,又被人叫住了,这回来的是谭鹏飞,他也要向我请教问题。
  晓倩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站起身来说:“有问题你问我吧,你没看出来,她很累吗?”我冲他们笑笑,去了休息室。
  晓倩下班后和我一道离开了公司。她为我打抱不平:“这两人一看就不安好心,目的是打探你的情况呢,你不发威,他们就把你当病猫!”
  我一听不由得笑了:“你说的真形象,我就是只病猫啊。”
  晓倩又道:“下周是黄金周,不过我们和往常一样,只是周末休息,这段期间加班给三倍工资呢,你来吗?”
  我摇了摇头:“不了,和戴总说了,在家睡大觉。”
  我们在光华路口分的手,我往南,她往北。
  我边走边想:戴凌风最迟会在10月底问我对未来工作的计划和安排,该怎么应答呢,我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黄金周,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关键了。

  日期:2015-04-11 21:35:59
  黄金周期间,除了吃饭睡觉、出去散步、见些朋友,余下时间,我都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MW立足。
  如果我的表现明显不及生病之前的状态,MW会降我工资,或是将我扫地出门吗?我思前想后,认为这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都很低。
  我当时是在工作时,病倒在岗位上的,后来有朋友建议我状告公司,认为这能获得工伤赔偿,我没有这么做,是念及和MW之间的情分,更重要的是,身体尚在恢复当中,身体状况承受不了打官司所带来的压力。
  我生病的事儿,公司上下人尽皆知,不管以什么理由开掉我,都会凉了公司员工的心,高层一定会顾虑这个问题。降工资?据我所知,MW还没有降新闻部门员工工资的先例。
  那在MW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呢?继续从事原先的工作太不现实,因为我无法继续倒班,上不了到晚上11点才结束的下午班,另外,工作强度也让我吃不消。
  该怎么办呢?钟琼和谭鹏飞过来向我“请教问题”倒是提醒了我,我之前在Slot Editor岗位上作出的成绩有目共睹,目前尽管速度较慢,但这方面的能力还没有退化,我可以为选稿工作把关啊。
  想到这一层,我的心安定了下来。

  考虑完自己的问题,该为我们组的未来做些打算了。真的甘心把我们组交给钟琼,交给段德方打理?这是我用心血打造出来的王牌团队,就甘心拱手让给他人?如果被钟琼接管了,我们组会有怎么样的未来?
  我们组李晓倩的工作能力也很突出,不在钟琼之下,MW选择钟琼,而不是李晓倩作为我们组的代理经理,很有可能是段德方获得了戴凌风的首肯。
  我很快拨通了李晓倩的电话,再度询问我们组其他成员对钟琼很有可能成为我们组新经理的看法,晓倩肯定地回答:“据我所知,除谭鹏飞外,其他同事对这个安排都或多或少存在不满,我们组的事,为何要让别组插手呢?”
  “那就好办多了,我准备力荐你成为我们组的经理。”我说。
  “啊,那怎么能行呢?我们大家都希望你回来带领大家奔前程呢。”晓倩反对。
  “你听我说,相信公司会保留我的头衔和待遇,不过他们会在一、两个月内确定我们组的正式经理,我身体还是不太好,工作强度还是承受不了,我希望是你,而不是钟琼成为我的继任者。”
  我和李晓倩开始密谋起来。
  日期:2015-04-11 21:55:50
  解决了内部问题,我还需要外部盟友。我们部门一共有5个组,5名经理,除了我,段德方外,其余的三位分别是李玲丽、杜可和赵启东。李玲丽、杜可和我关系不错,赵启东和段德方走得比较近。
  我想得到李玲丽和杜可的支持,至少他们不持反对意见,如果钟琼成为我们组的经理,那么段德方的势力势必大幅扩张,我想这也不是他们俩所希望看到的。
  我先联系了李玲丽,开门见山地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说自己希望推荐李晓倩成为我们组的经理。李玲丽当即表态:“如果戴总问我的意见,我会支持李晓倩,还是自己组的成员了解本组的情况。”
  接下来是杜可,杜可说:“哎呀,我还是希望你能回来啊,不过既然你都这么说了……行吧,我相信你的眼光。”
  接下来,就要等钟琼在工作中出差错了。钟琼因为在我们组得不到太多支持,也不大信得过其他组员,而段德方有时远水救不了近火,组里许多重要工作不得不依靠谭鹏飞来协调,不过谭鹏飞在不少方面还是欠了些火候。
  节后市场比较活跃,对组里每件事都要安排妥当不太容易,出错的概率比较高。我不能着急,我需要时间,我等的是时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