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我生活的老小区里的史诗般奇葩人物》
第11节作者:
屌丝爱丝袜 日期:2015-04-11 23:16:00
93年前后,受经济大潮影响,本市陆续有大批以生产低技术、低成本、低利润民生用品为主的中小型企业接连倒闭,例如火柴厂、玻璃厂、灯泡厂,肥皂厂等等,作为第一批前浪炮灰,被光荣地拍死在沙滩上。企业倒闭了,失去工作的不单是普通职工,有的领导干部也同样走下了岗位,来到本小区和基层人民群众生活在一起。然而走下领导岗位的干部与走上长城工地的群众还会有不同吗?楼主的回答是肯定的。
六、两位厂长
家门口邻居拉家常的时候曾有人问楼主妈楼主大学毕业后找了份什么好工作?楼主妈一咬牙一跺脚,说楼主是工地上管搬砖的工头。楼主当时就激动地泪流满面,在围观群众赞叹的目光中踩上自行车上班去了。后来家门口的发小就不断有人发短信给楼主:你看我这么聪明阿能干工头啊?让我也去试试赖。
要楼主说本小区的聪明人多不多?多,挨摆超多!但是这么多聪明人都能当个好工头吗?难!楼主以两年来搬砖不忘溜须拍马的经验告诉你,做一个连吹两瓶老村长还能跟你吹毕姥爷的工头更难,如果再做一个懂经营懂管理的工头,那可真是难上加难。然而楼主觉得其实能做到难上加难的人也不是没有的,比如小区里的金厂长和高厂长。
作为第一批走下领导岗位的厂长,金厂长为人其实蛮低调的,他的原单位是极富有时代特色老字号国企:街道企业,鼎盛时期曾有过几十号人,十几台设备,他们的主要业务是为当年相当强势的某本市品牌家用电器打印外包装和说明书,业务最好的那年,甚至还租了一辆拉达牌(前苏联品牌)小汽车,雇了一个司机。金厂长刚走上领导岗位那一年,正是企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平房时代的老邻居大多记得金厂长坐着拉达回家吃午饭的场景,用老邻居的话讲,皮鞋光亮的连苍蝇都歇不住。当年的金厂长也曾敏锐的预感到,市场正在往不好的方向转变,于是他果断出差前往了全国多个旅游城市,寻找拯救企业的办法。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好光景总是容易如翻书一样被翻过。
岁数大了的金厂长看开了许多,不再为已没人记得的企业伤感叹息,没有了风光的拉达小车,也不见了唯唯诺诺的科员,然而生活总能够随着心态变得安静而惬意。
金厂长是有理由这么惬意的,他有一样本小区很多人没有或仍在努力争取的东西:养老金。每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金厂长都会从家搬出一张藤椅,用撕掉标签的咖啡玻璃罐泡满一杯茶水,戴着眼镜,捧着报纸,坐在巷口看着上学上班的人群走来走过。如果此时的他还有什么不满意,那一定是,老婆。
金厂长的老婆其实身子骨还不错,但却患有一种长期不能治愈的疾病:神经病。这三个字在全国各地的嬉笑怒骂和打情骂俏中使用频率都很高,也常出现在档次比较低的吵架撕逼场合,但用在这里,却是实实在在的。有一段时间,楼主早晨起床从不需要闹钟,每到四点半天微微亮的时候,楼下就会传来一阵清亮的嗓音:“一送里个红军~~介支个下了山~”,这时楼主就会准时起床撒尿,然后倒头睡最后1个小时的回笼觉。这就是金厂长老婆的日常之一。有时候她也比较照顾小区另一边的听众,边唱着还会离开家到小区另一边去游走一圈。
这个事实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神经病”三个字逐渐成为邻里对金厂长老婆称呼的代名词,金厂长家也被代称为“神经病家”,金厂长本人则被称为“神经病男人”,每当有莽撞的人这么称呼他的时候,金厂长的眉头就会为之一皱。
日期:2015-04-11 23:56:00
这个事实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神经病”三个字逐渐成为邻里对金厂长老婆称呼的代名词,金厂长家也被代称为“神经病家”,金厂长本人则被称为“神经病男人”,每当有莽撞的人这么称呼他的时候,金厂长的眉头就会为之一皱。
早晨的巷口是忙碌的,小区里有好几户人家在这里经营早点生意,神经病受这里忙碌的气氛所感染,也跟着忙碌起来。她挂上自家的军绿色水壶,用毛巾把头发包裹成《铁道游击队》的式样,套上条大花裤衩就出门了。卖油条的摊口前一站,我要吃油条,摊主连忙递上两根油条。卖豆腐脑的摊口一坐,我要吃豆腐脑,摊主赶紧捞起一份打包装好。神经病笑嘻嘻的拎着油条豆腐脑跑回巷子里,递给看报纸的金厂长一份,金厂长头也不抬,拿起照吃。
都是家门口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打开门做生意的人大多不愿意翻脸,有那工夫还不如多卖几份早点。可是也会有人进来向金厂长要钱,金厂长连眼皮都不抬: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她一直是这样,总不能你说多少我给多少吧?于是通常的结果就是20块给10块,10块给5块,5块就算了赶紧去买菜。这是金厂长多年面来对催货款的供货商练成的谈判技巧。
有时候神经病看到熟人在巷口抽烟,就会大踏步地跑跳过去,手一伸:“发烟!”熟人递给一支,“不行!给双的!”熟人再给一支。神经病又会跑跳回巷里,递给坐在藤椅上喝茶的金厂长一支。金厂长摸过手边的打火机点燃香烟,用右手的中指食指夹住,深吸一口,然后伸直了手臂与手指,将烟嘴挪开,再深深地吐出一股烟雾,云里雾里,有他当年坐在老板桌前的影子,虽然这仅仅是10元一包的本市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