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我生活的老小区里的史诗般奇葩人物》
第17节作者:
屌丝爱丝袜 日期:2015-04-19 23:18:00
楼主记得曾在挤公交的时候听过一档本市广播节目,主持人讲到全国人民对各大城市的印象,其中对本市的印象是:性子急、戾气重。楼主认为性子急大家将心比心应当理解,换了您来本市找一份朝5晚9的工作,挤一挤早晚高峰的公交地铁,不出半个月保证性子不急也急了。至于戾气重,楼主以亲身经历总结就是好抬杠,好较真,好动手,比如公交车上碰不得挤不得的那些人,其典型代表就是前段时间在泰国航班上因水泼空姐而闻名全国的某本市男子,楼主当时看着他站在万米高空操一口本市方言撒泼骂街的视频,瞬间就有了回到自家老小区的即视感。顺便说一下,视频拍摄角度的本市口音女声说的很对:哎呦~这个样子就不要出来玩赖~!(出来也是丢人)
楼主家门口也有这么两号人物,每天吃过早饭,砌长城还太早,就聚在楼下抬杠,气氛非常接近吵架。楼主周末想睡个懒觉,经常被他们吵醒,他们争论的话题比较搞笑,甲方观点是:“本市出了老城墙的地方都叫农村,房子再便宜不能住,姑娘再好看不能娶,否则作为一个居住在本小区的城里人,就没面子。”乙方观点是:“同意农村姑娘不能娶进门,不过农村空气好,老了可以把我们的房子(楼主亲测实际面积不足40㎡)跟江X区的农村人换间大的来养老。”楼主当时就给这两位跪了,您二位最好还是少打两圈麻将,坐上地铁出去看看世界变成什么样了吧。
以上是好抬杠的,颇有点自娱自乐的性质。好较真的也有,比如楼主家后面的一位老爷子,当年楼主还没搬走的时候他已年近七十,不过身体很硬朗,脾气也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到菜场买菜,找了五块钱是贴了透明胶带的,吵架!老子蛮把你屌摊子掀了!没带老年卡挤公交车,驾驶员催快点,吵架!老子蛮把你屌车子砸了!去超市缴水电费,前面有四五个人排队不让他插队,吵架!老子蛮打死你们这些小呆X!到小区门口的面馆吃小排面,骨头硬肉太少,吵架!老子蛮把你屌店烧的滴!保洁员在楼道里扫垃圾经过他们家门口,灰尘大,吵架!老子蛮把你屌家冲的滴!搬家后楼主回去过小区一次,老爷子已经中风坐在了轮椅上,说话很困难。他儿子推着他来到小区广场和老头老太太们一起晒太阳,老爷子突然挤眉弄眼像是有话要说,儿子赶紧上前扶起他,开口一句话:操你妈辣个X!
日期:2015-04-19 23:23:00
楼主跟东北朋友提起这位老爷子的时候,东北朋友说,他们那嘎达也有这种银,还有专用称呼,说出来不太雅,叫“老鸡X灯”。先不管他是什么灯,楼主善意的提醒各位看官,如果平时遇到这种以较真为乐的人,最好别跟他较真,特别是年纪大的,让一让就算了。不是说你怂,就算把警察叔叔叫来,考虑到他的年纪你也是占不到便宜的。千万别说他要打死你所以你先打死他,你年纪轻轻想多个爷爷还是爸?
上述戾气重的人物还停留在动嘴阶段,接下来动手的楼主就不说了,档次太低。楼主给诸位说一位集上述之大成者,这是一位已经将戾气融入身体发肤,使之为自己的特殊谋生手段服务的人。这样的人古已有之,典型代表如《水浒传》杨志卖刀那篇里的牛二,对他们职业的称呼自古就有,比如泼皮、无赖,传到今日变化不大,比如地痞、流氓、古惑仔,本地方言称之为活闹鬼、小纰漏、屎痞癞子。考虑到此人的年纪已不小,小纰漏已成过去,而看看他所做的事,恐怕活闹鬼也会不耻,所以就剩下了一个称呼:屎痞癞子。
日期:2015-04-21 00:20:00
七、一个人的黑社会
随着隔壁家具建材市场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不知不觉中也带动了本小区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除了高厂长一手包办的小区公共用地改停车场外,也有金厂长的神经病夫人每天必定光顾的,餐饮业。本小区的餐饮业主要以摊位形式经营,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是早点板块,主要由油条稀饭豆腐脑、煎饼蒸饭包油条以及茶叶蛋组成。第二是午餐板块,主要有盒饭、砂锅、面条、酸菜鱼小炒组成。第三是零食板块,主要包括铁板鱿鱼、油炸臭干火腿肠,南瓜饼小馄饨等。
三大板块的经营者多是本小区里既肯放下面子又肯吃苦的人,他们相互之间有着各自约定成俗的规定,比如各家经营的产品互不相同,卖稀饭的绝不会卷煎饼,而卖煎饼的也绝不煮茶叶蛋。楼主认为这种自发性质的约定成俗,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恶性竞争的出现,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同时三大板块也遵守着严格的营业时间,早点板块的营业时间从凌晨起到10点前结束,所有早点摊10点后全部离开,紧接着午餐板块接手阵地开始营业,到下午2点左右结束。零食板块则是在下午1点半左右开始陆续进入战场,经营时间持续到傍晚。各板块分工默契,十分理性地把顾客群体分成了对应的三部分,早点的主要顾客群体是本小区起的最早的学生和楼主这样的搬砖屌丝,以及部分的市场雇员。午餐生意全力面向经营市场的各商户小老板和员工,零食生意则盯着来来往往的顾客以及顾客带着的熊孩子。于是乎渐渐的,本小区后街被居民们戏称为美食街,你要问楼主这里的卫生状况和口味怎么样?楼主只能借用淘宝商家常用的一句标语呵呵着回答你:要求高的亲请慎重。
除了广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老朋友,城管,按时来美食街收取保护费,额,是管理费之外,这里的状况还是比较和谐的,名副其实的人人有饭吃,人人有钱赚。
楼主在美食街最佩服两种人,第一种是做早点摊的。早点生意有结束时间,但提前没有限制,因此各家都是尽量早出,最早的一次,刚找到搬砖工作的楼主和还未找到工作的舍友们喝了一夜的酒,凌晨3点半歪歪扭扭地摸回家,就在后街买到了当天刚出锅的头一份煎饼包油条。记得珠光宝气楼主的帖子里提到过为几百块钱的三轮车给交警下跪的大男人,但是在这里,楼主见到过穿着本市XX中学校服被亲爹摁在马路边洗碗的1米8大小伙,也见过戴着红领巾被亲妈甩了两个巴掌哭着收拾桌子碗筷的小姑娘,有满头白发却因为忘记端小菜被买了2块钱稀饭的男人骂遍祖宗十八代还赔笑脸的老奶奶,也有端着锅走路睡着被刚烧滚的豆浆浇过腿脚却坚持出摊的老阿姨。
小区里很多人看不起他们,因为他们上不起麻将桌,抽不起好烟,连骑个自行车都是二手的。高厂长时常从铁盒里掏出烟,叼在嘴上用戏谑的眼神打量着他们:屌卖早饭滴!
这些人可能很贱,但他们的背后可能扛起了无数个家,楼主敬重他们。
第二种是家具建材市场的小老板们,楼主懒得打哑谜了,他们多来自浙江,衣着光鲜,发型潮流,站在路边打个电话都显的大气,在本小区可谓是最上档次的人,受到大家的敬仰。可就是这些人,每到中午却是光顾美食街午餐板块生意的主力军,以酸菜鱼为例,摊主一大早买回一盆活鱼,连养带杀带洗就那一盆水搞定,楼主看得见,小老板们也看得见,楼主吃不下,人家点一份就大口大口的扒饭。楼主在上文说吃过一次就不想再尝的砂锅也是一样,人家边吃边聊的同时下午的生意就计划好了。一位来自浙江的朋友曾经跟楼主谈到过,在他的家乡,像他一样读书考大学的骚年是会被鄙视的,村上男孩子十六七岁带着点本钱闯社会的多了去了,没读完大学的工夫,人家已经开着宝马回家过年了,因此世人皆说浙江的小老板精明、聪明、会做生意,连高厂长都对着他们点头哈腰。楼主并不否认,但楼主首先认为,人家能赚钱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吃苦。因此楼主也敬重他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