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轨男人的自赎之路》
第38节

作者: solidarity1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社会演变历程来看,从原始社会开始过渡,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商业社会的演变,社会越发展,对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人口的比例要求越高。我们都在提一个词,叫人口红利。从全球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口红利,有人说新加坡就不是,错,新加坡本国是人少,但一直在用政策从全球引进高素质人才,说穿了是全球的人口红利在支撑它发展。”

  “那究竟什么是人口红利?”一个人问。
  “这么说吧,您多大年龄?”
  “我62年生人。”
  “那您今年51岁,您有兄弟姐妹吗?”
  “有啊,我兄妹6个,老王比我还多,8个。”
  大家哈哈大笑。
  “对呀,”我说,“那个年代都这样,孩子都不少。”
  “是,是,怎么活过来的呀,真是。”老兄有点感慨。
  “我们活着不易,但反过来讲,父母生活的可能会好一点,因为孩子多,每个孩子拿一点出来就够老人用的了,剩下的呢,我们积攒下来就成了闲钱,可以用来买房子,投资等等。”
  “对,对。”

  “这就是人口红利最简单的解释了。美国在诺曼底登陆后基本实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些参战的大兵门可以回家了,娶妻生气,所以在1945年美国实现了二战后第一波婴儿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战后的"4664"现象:从1946年至1964年,这18年间婴儿潮人口高达7600万人,这个人群被通称为“婴儿潮一代”。此后,新生儿出生比例越来越小,大家想一想,1964年生人现在多大了,快50了,还有那么多的兵力去打仗吗?

  再说中国,中国的第一波婴儿潮出现在1953年,当时,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那时一个家庭四五个孩子很正常,人口增长率将近300%。但是当时中国人口只有4亿,基数小,战后婴儿潮人口的绝对数量相对不大。
  第二次婴儿潮自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开始,这一波高峰在1965年,持续至1973年,是我国历史上出生人口最多、对后来经济影响最大的主力婴儿潮。这时期,国民经济情况逐渐好转,补偿性生育来势很猛,10年全国共出生近2.6亿人。占当前全国总人口数的约20%。现在,也就是在座的很多位,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
  进入1986—1990年,中国上一次“婴儿潮”新增人口已经成家立业,进入生育年龄,又产生了第三次婴儿潮,称作回声婴儿潮。其中1990年是这5年中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此次婴儿潮出生人口总量虽不及主力婴儿潮,但也有1.24亿,接近当前全国人口的10%。作为主力婴儿潮的下一代,回声婴儿潮,也撑起了一个代表性的名词——“80后”一代。目前人口众多的“80后”一代也已长大,陆续成家立业。

  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的婴儿潮比美国晚将近十年,频次也多一些,所以,归根结底,中国有人啊,自然底气就足一些。

  但这种情况也要一分为二的看,毕竟每次婴儿潮当中的家庭人口结构也在变化,新生儿数量逐渐在减少,比如70后,我就是哥两个,80后呢,独子就多了一些,90后呢,基本独子。”
  大家边听边思考,一部人已经开始附和。
  “社科院有个统计数据可以大致参考一下,一般人们在22到25岁结婚生子,30岁左右买第一套房,给自己住的,50岁左右买第二套房,给孩子结婚用的。老兄,您多大结婚?”我对那位1962年生的老兄问。
  “我84年结婚,但那会儿不用买房,之前我在国企,单位分。”
  “孩子结婚了吗?”
  “结了,我2010年买的房,那会儿已经涨价了,但比现在低点儿。”

  “这不是正好印证了吗,但是您单位给分那是您出生早,我就不行,我76年生,毕业时正好赶上房改,为什么?说白了,政府管不起了嘛,自谋生路去吧。”
  人们大笑。
  “我2000年买房结婚,父母资助的,骨髓都出来了,我还借了点,当时一共才10万块。2011年买第二套,纯自己钱买的,正好赶上涨价。大家想想为什么涨?60年代的人给孩子买,我们这一代为了体现价值和追求品质给自己买,都赶在了2010年前后两年,60年的人兄弟姐妹5、6个,70年代的人兄弟姐妹2、3个,都要买房吧?能不涨价吗?需求在那儿啊。”
  人们点头称是。
  “大家往后想,我们这一代50左右还会给孩子买房子结婚,大概什么时候?2025年左右,各位老兄那个时候就不用再买了吧?你们已经退出刚需的大军了。但70年代的人毕竟基数少了,房地产还会有个小高『潮』,高『潮』之后就是降价。自此会沉寂一段时间,到什么时候?到90年的买第二套,那就2040年了,但他们基本都独生子女了,房地产市场恐怕兴不起太大的波澜了。所以呀,我儿子这一代00后很悲催,大学毕业,2025年左右,毕业即失业,面临工作难找,创业难成,为什么?人口少了,需求低了,这一等恐怕就得等上15到20年,人生最辉煌的年龄啊,可惜。所以我们更得给孩子多创造点,当然,这一届政府已经提出向改革要红利,这是很明智的。还有,我预计国家会很快放开二胎,否则支撑不了经济发展了,再怎么改革红利,没人也是白搭。”

  大家都陷入了思考。
  “所以呢,买房子可以买,选一线城市,我们所在的城市也可以,毕竟离北京很近,但首推商用,住宅呢,全款还行,贷款就不必了,即使你买了租出去,租金还不够抵消贷款的呢,贷款还完又降价了。”
  基本说完了,大家饭也吃的差不多了,散场,告别。
  回去的路上,哥们儿说,“你今天讲的也有点偏颇,光考虑人口红利了,改革红利也不能小看。”
  “是,看金融改革吧,这是重头戏。”
  “是,我也觉得不能光反腐,怎么也得发展经济。”

  “嗯。”我有点困,想闭眼。
  “哎, 你注意到没?”
  “什么?”
  “你神侃时,那小助理老看你,你一看她她就低头,但马上又看,一顿饭的时间就没离开过你,我看那小眼神,对你有点崇拜。”
  “崇拜好啊,都转送给你,我两年前就不需要那玩意儿了。”

  “别扯淡,这女人啊,对男人崇拜男人就有机会。”
  “什么机会?”
  “上床呗,我说你是真不懂还是装傻?”
  “哈哈,不赖,我争取让更多人崇拜。”

  “哈哈,动心了是吧,男人,就是色,英雄本色嘛,哈哈!”
  “好好开你的车吧你。”
  日期:2014-09-23 23:01:59
  虽然老板很痛快地答应了老婆的辞职申请,但辞职的事还是被一拖再拖,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替代,好不容易找到了,发现扶不上马,换人,再换的那个人不错,但人家又突然提出不干了。总之,这事拖拖拉拉的到了6月初才办利索。
  终于自由了,这是老婆期盼已久的,这些年她确实很累,每天没黑没白没假日的上班,是该放松一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