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我生活的老小区里的史诗般奇葩人物》
第60节

作者: 屌丝爱丝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8-07 22:43:00
  楼主也有过如此图样图森破的时候哟~
  看来那位小哥,首先肯定是老乡无疑了,其次应该过得不错,肯定没在贫民窟混过~
  楼主也只能呵呵了,看来还是得听群众的意见,结了帖子,一边到工地找个小工做一边写小说吧
  再更下去楼主说不定都成汉奸了
  日期:2015-08-08 00:18:00
  在开更最后一篇之前,应群众要求,以及神棍兄的一再婉拒,楼主顺便扒一扒神棍兄。
  神棍兄的家乡是本省北部的一座小城市,离本市不是很远,自古以来就是商旅聚集之地,古名“马驮沙”。神棍兄出生在书香世家,家中长辈或为良医,或为人师表,因此神棍兄自幼便熟读经史典籍,造诣极深。
  楼主刚认识神棍兄的时候,正赶上半城兄带领工地上的一班屌丝组了个战队折腾CF,战队中有两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楼主蹲坑打黑枪,虐得半城兄不要不要的;再就是神棍兄甩的一手出神入化的狙击,无数次被对方认为是外挂然后开骂。
  然而真正令楼主对神棍兄佩服的五体投地,是当年工地上午休的时候,众屌丝总是喜欢吃完饭坐在一起吹一吹不上税的牛逼,其中,集历史学家、人种学家、汽车工程学家、白局表演艺术家等于一身的金丝兄最为抢眼,每谈及汽车,金丝兄无所不知,所言楼主百度后无不准确;谈及历史,金丝兄小到本市,大到我朝乃至世界,正史野史秘史无不精通。
  每当金丝兄高谈阔论之时,楼主和众屌丝都是张大嘴巴站在一旁仔细聆听。直到楼主发现,屌丝里能吹的并不只有一个,还有一个就是神棍兄。只要谈及深奥的历史问题,金丝兄与神棍兄的争论总是从平淡到激烈,意见从分歧到统一,屌丝们站在一旁高山仰止。

  楼主仗着自己读过半本《战国策》也曾跑出来想装会儿逼,结果被雷劈。那段日子的工地上可谓是人才云集,百家争鸣,楼主有幸认识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屌丝,从他们身上,楼主收获良多,学到了很多新姿势。只可惜大工头没有识人之才,如今早已是将星凋零。
  能吹的是好同事,能干的是好员工。神棍兄就是这样一位又能吹又能干的神人。工地上有些砖头要求小工们要用复杂的数据算法及图形分析才能砌,同一届来的几乎没有人会做,或者像楼主这样早已把数学还给老师的,早就被撵到一边处理文书工作了。唯独神棍兄做起来得心应手,没有任何问题。
  工作以外的赛道上,神棍兄和金丝兄的基情进一步碰撞出了火花,EVO和GOLF GTI的轮胎痕交织在一起,那是基情碰撞的证据。
  楼主曾有幸往神棍兄的老家登门拜访,那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息,无论是墙上横挂的墨宝,还是古味十足的桌椅,都让成长在贫民窟的屌丝楼主赞叹不已。
  神棍兄还擅长书法,时常喜欢手书:“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金丝兄更是曾为神棍兄的日常生活赋诗一首,记之曰:
  摇椅扶桌坐上楼,
  刀鱼美酒红烧肉。
  玉琼三壶犹未醉,
  但要啤茶漱漱口。
  故事还有很多,再开一帖也是说不完的。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是一位懂风水,知命理,精史籍,谙哲学的神棍兄。正是他教会楼主:所谓命运,即是上一代的命,决定了下一代的运,如是轮回。
  楼主很为能认识这样一位身负大才的朋友而高兴。预祝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一展抱负。
  日期:2015-08-12 01:03:00
  基本上小石头家的这件事结束之后,楼主就再没见过小石头和杨公子这对好基友之间说过话,见了面也是打个招呼就过去,形同路人。小石头觉得杨公子不太适合继续做个朋友,杨公子觉得,无所谓。
  楼主很想劝解一下,但又不知道到底该说些什么。和老五家的极品干一架,多年的朋友却也干翻了,这根本就是两件“不搭嘎”(没关联)的事情,楼主实在想不通两件事之间有什么毛线关系。
  非要想到个所以然的话,楼主猜可能是老五哪天使用过白鹤亮翅这招,结果扇出了蝴蝶效应。
  日期:2015-08-12 01:14:00

  小石头家的故事告一段落,现在楼主来说一说不少看官提过的问题,就是房子。金丝兄曾驾驶EVO跑车载楼主回过一次本小区,为了把车开进小区里,金丝兄和高厂长斗智斗勇才得以进门,紧接着一个遛弯的老头挡在了过道中间,金丝兄没有摁喇叭,开窗打招呼“老师傅让一下赖!”老头回头看了一下,瞪了金丝兄一眼,继续缓步走在路中间。好不容易绕过老头,对面来了辆车,单股车道,两车面对面堵死,金丝兄刚挂上倒挡,对面已经摁响了长喇叭,伸出头来高呼一声:“呆逼!你他妈逼让噻!”

  作为一位著名赛车手,金丝兄发挥了应有的水平,连续驶过N型弯道和M型弯道,才把车停在了一个很别扭的地方。擦了擦头上的汗,金丝兄对楼主语重心长地说:“屌房子卖了吧!屌小区不是人住滴!”
  这种意见楼主早就不是第一次听了。当时还没有条件,所以楼主只能笑笑。
  之前楼主说过,随着本市房价乘着火箭飙升,本小区的房价也一路跟着水涨船高,一度涨到接近2万元/平米。借着这条船,很多家庭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进入了百万身家行列,久违的自豪感自内心深处源源不断地涌出,翻身农奴把歌唱。
  唱着唱着,回过味来的人才渐渐发现,事情哪有想的这么简单。房子的价格再高,也就是个数字而已,你不把房子卖掉的话,这个数字是不会跳到你家存折上的,而更加让人懊恼的问题是,本小区的房子,其实并不好卖。
  楼主家后面就有一户,把1套一室一厅的单室间标价80万放在网上,无人问津,后改成60万再放到网上,还是无人问津。最终房主觉得再降价就不值了,不卖了。

  房主同志觉得非常不能理解,这房子怎么就没人买呢?楼主理解,所以楼主来说给大家听听。
  首先,当然是环境问题。不瞒大家说,本小区的名声早就不小了,本市的晚间新闻类节目,比如《XX零距离》、《法X现场》、《直播XX》本小区基本都上过,像是老五在公交车上打司机扇孕妇被拘留的事迹,至今仍在传诵。记得有一次,楼主陪同友邻单位的领导吃饭,领导酒后问起楼主住在哪,楼主一说,领导马上“哦~!”了一声,“XX小区嘛,我家连襟之前就住那,后来把房子租得了,环境太差!”这还只是人文环境。

  卫生环境就更不用说了,脏乱差用在这里是一个字也没用错地方,举个例子,本小区的下水管道使用的是铸铁材料,管道内径小,内壁粗糙,因此住户们经常需要忍受下水道堵塞,厕所粪水漫溢的煎熬,这种情况在一楼尤为严重。楼上的住户也不容易,早年自来水管道改造之前,四楼以上的住户饮用水靠的是楼顶水箱供水。亲,听说过夏天有人偷偷钻进楼顶水箱去游泳的没?
  更多的楼主帖中都提到过,不再赘述。因此请大家想想看,作为一个智力正常、知根知底的本市居民,在没有特殊原因、要求或限制的情况下,您会掏出100多万来本小区买套住房安居乐业吗?
  就这个问题楼主问过金丝兄,建议他放下身段,来本小区体验体验底层老百姓的疾苦。金丝兄摇了摇头,然后哆嗦了一下,又摇了一次头。
  日期:2015-08-12 01:19:00
  本市人民不买,那本小区的房子就有外地人买了吗?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依照从前本市相关规定,如果外地人想要把户口正式落在本市的话,至少需要一间60平米以上的住房。60平米以上的住房本小区是有的,总价大约在150万以上,还不包括税费。

  60平米的门槛,在外地朋友眼中就刷掉了本小区近一半的户型。剩下的大户型就好卖了吗?未必!本小区这种老房子,建的时候是没有“得房率”这种概念的,以80平的为例,你能在家里长*宽量出60平都算你牛逼。
  所以还是那句话,在没有特殊原因、要求或限制的情况下,选择的余地是很大的。150万的价格在本市江北的新城区,大致可以买一套90平以上的精装房,再带一个私家停车位。即便是在楼主所住的发展较早的江X区,买套3居室相信问题不是太大。
  最后还有一点,对于本小区里的很多人来说,卖了这里的房子,他住哪里去呢?住到江北?太远了!住到江X区,出了城墙那是农村,太丢人了!所以思前想后,这片根据地不能放弃。只要房子在,咱就是城里人。
  所以本小区房子的这个问题,实际上让很多人比较失望,用两个字形容形象而又贴切,鸡肋。当然楼主说话并不是绝对,这些年把房子卖出去的也不是没有,但是相对而言,真的很少。更多的人选择把房子租出去,用来还新房子的房贷,比如楼主家就是这么做的。
  与房子紧密关联的还有一个词,十分的容易触动神经,这就是结婚。很快这件事就落在了神雕侠侣家,杨公子热闹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