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女同事我不在家时几乎天天来我家里,我狠狠阴了她一把》
第16节

作者: 图图小小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20 22:42:33
  楼里有人提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这里,楼主就给大家分享一段这样的婚姻吧。
  男主角,我们叫他朱叔,女的我们叫她四婶(她在婆家妯娌间排第四)。朱叔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初中毕业赶上"上山下乡",被召去了云贵交界的一个边远山村参加劳动建设。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那个年代的革命运动,我听说的版本是,根本不是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的,那时候就业岗位紧张,然后又不象现在一样有大量高校接纳着一批批即将成人的孩子,因此为了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祖国提倡初中毕业的城里孩子都投身到祖国的各种建设中去,有权有关系的很多征去当了兵,家境稍微好点的随被下乡但托托关系能分配去一个离城里近点的乡下,很快就能回来。最苦逼的就是家里没背景的一般城市家庭孩子,多被送去偏远农村,几年都回不了家。

  哪家孩子如果不去下乡窝家里待业的话,全家人都会被人戳脊梁骨,说成是蛀虫。所有一批又一批未成年或刚成年的孩子不得不踏上知识青年之路。
  朱叔叔就是那时候去的云贵边界,他被卡车拖走的时候还不到17岁是含着泪告别父母亲人的。现在的电视剧里经常把知青下乡的剧情描述得欢天喜地,激情澎湃,但是朱叔叔告诉我们他其实很苦。
  朱叔所在的那个村子,总共不超过十户人,要翻山越岭才能看见另外一个村子。朱叔叔和另外两个小伙一起被分去这个村,由于朱叔叔为人勤劳上进,业余时间都用于自我提升,所以在知情中显得独树一帜。他19岁的时候 村支书找到他,说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那时候一个十八九岁活在深山里终日劳作的人哪懂得什么是爱情呢,再加上心中的种种寂苦,觉得在外党就是父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嘛,完全没考虑就答应了。

  村支书的女儿就是现在的四婶。
  朱叔婚后和四婶孕育两个孩子,都很乖巧。盼了很多年都盼不到回城,朱叔曾经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哪知道后来文化***结束了,他们这批下放的知青全都可以自由选择回城了,
  朱叔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城,不到24岁的他带着两个孩子和一个大字不识的女人回城了。
  后来高考的恢复重新点燃了朱叔心中那把求真向上的大学梦,烧得他再也不能安于现状当个普通工人了。他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复习备考,有一次太疲劳看书看着看着睡着了,蜡烛把蚊帐点燃了,他们一家四口差点烧死在屋里。但他还是没放弃,最后考上了泸州一所大学。再次背井离乡只为求学。
  在大学里他认识了他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我们喊她张阿姨吧。他们是大学同学,张阿姨年轻貌美,善良上进。朱叔看见她的第一眼就被她的气质吸引住了,那时他才真的体会到什么是喜欢和爱。
  日期:2014-10-20 22:56:27
  朱叔没上过高中,全靠后来自学,所以底子单薄,而张阿姨呢,上完高中毕业才考的大学,文化底子比朱叔好很多。所以朱叔常常会请教张阿姨一些学习上的问题。一来二去,两人关系变得非常亲近,再加上朱叔离家远,一年才能回去一次,大字不识的四婶又从不给他写信,他在外变得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很快就和张阿姨坠入了爱河。大学这三年,他们感情很好,不过毕业就意味着分道扬镳,那时候的他们不象我们现在工作可以自己找,你可以去你想去的城市做你喜欢的工作,他们是被分配的。张阿姨父母脱了关系把她弄回她家乡的一个国企当技术员了,而朱叔因为有家庭有孩子的缘故,组织为体现人性化,把他也分回了他家所在城市的一所高中教物理。

  朱叔和张阿姨断了联系,回到家后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但是心中却多了一份不为人知的隐伤。
  日期:2014-10-21 10:47:29
  面对家中的结发妻子,朱叔叔觉得以前还可以应付,不爱但是也不至于讨厌,而经历了张阿姨后,每天对张阿姨的思念与日俱增,看到四审就觉得各种不顺眼:文化层次差异太大,没办法沟通,也没办法融入他的朋友圈;素质低,会因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外面的人发生争执;不懂得子女的教育,一切都需朱叔叔操心;不懂得管理自己,生完孩子后发福严重;穿衣不讲究,每次和朱叔叔出门碰见不认识四婶的,别人都会问朱叔叔四婶是不是他们家亲戚。人就是这样,你不喜欢的东西,再没有替代之前,你纵使有多么厌倦,也不会刻意去挑剔,但是一旦看过更好的,就会觉得自己这个各种不好。而朱叔最大的悲哀就是他没有勇气去更换更好的,一方面是因为没那个机会,政策的原因他不得不和张阿姨保持着空间上的距离,另一方面,接受以前的教育较多,在意别人的言论和目光,不敢拆散已有的这个家庭。

  朱叔和张阿姨分开后还保持着信件往来,但由于那时的交通没那么方便,两个省来往一次邮件,差不多需要1个月。后来张阿姨年纪大了也被她父母要求和她本市的一个男人介绍结婚了,朱叔叔和她就失去了联系。
  十多年后,朱叔叔到张阿姨城市出差,辗转很久才联系上张阿姨,她已经是孩子的母亲。两个人相聚感慨甚多,但是由于都是有家有口的人,大家都压抑着心中的情愫,叙完旧就分道扬镳了。
  大部分人都是越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是牵挂。比如男女分手,被甩的那方很多都放不下,除了有感情,估计就是因为自己没得到,没完完全全得到对方的心,所以很不甘心。朱叔就是这样,牵挂张阿姨牵挂了大半生。
  又过了许多年,朱叔突然接到张阿姨的一个电话,说是她老伴死了有段时间了,自己一直放不开,心情不好,又找不到地方倾诉,所以实在忍不住就给朱叔叔打电话了。朱叔叔听完张阿姨的倾诉,那颗沉寂多年的护花的小心脏就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日期:2014-10-21 13:18:03
  他瞒着老婆悄悄飞去张姨城市安慰她。亲们,那时候的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而张姨也接近50了,这时候的四婶已经绝经,朱叔和四婶很多年都已经没有过xing生活了,他俩的两个孩子都大学毕业,老大都已经结婚生子了。
  朱叔和张阿姨这两个人虽都已到了不惑之年,久逢甘霖,枯草也能燃起熊熊烈火。两人肆无忌惮地在一起了,像年轻时一样,拉着手谈恋爱,朱叔感觉自己像是重新活了一次。
  但是朱叔还没退休,也不能长期呆张阿姨那里,就每个月都飞过去一次。说起来挺可悲的,四婶跟了朱叔叔一辈子,却从来没掌管过经济,朱叔叔每月就拿那么些生活开支出来,其实四婶不是不会打扮,不想打扮,而是出生也算是她们当地的比较有名望的家庭,心气比较高,不喜欢伸手要求,而大字不识的她来到城里生活,想找份工作实在太难,她能做的也就是钟点工之类的吧,她怕去做了这种工作朱叔叔又会怪她丢人。可以说,她一辈子虽然没赚过钱,却把什么都奉献给了这个家。

  朱叔和张姨在一起,花再多的钱都值得,张姨的女儿结婚,朱叔直接送一万,而四婶跟了他一辈子,他从不曾主动给她买过任何东西,四婶连金银首饰都没有一件。
  每月都往那边飞,渐渐朱叔觉得太累了,就跟张姨商量说让张姨办理提前病退,来他的城市生活,他回去和自己老婆离婚。开始张姨很犹豫,觉得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还当别人小三,传出去很丢人,会被所有人瞧不起的,不乐意。后来朱叔保证说,他会先摆平他家里的事再让张姨出去,不会有人知道他们两这桩事的,张阿姨才同意了。
  日期:2014-10-21 13:31:58
  朱叔回家找四婶离婚,四婶不答应,朱叔就说自己对四婶从来没有感情,以前是顾及孩子所以没有提离婚。四婶就问朱叔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朱叔叔打死不承认。
  四婶伤心欲绝,年纪一把了,如果连婚姻都没了她就真的什么都没了,今后她该怎么办?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养老保险,离开朱叔生计都会成问题,她更不想去连累自己的儿女。她想到了死。

  她自己买了老鼠药吃了,结果那天下午正好女儿回家要户口本准备和男友去办结婚的,碰见四婶脸色乌黑地躺地上,慌忙叫了救护车来抢救才挽回四婶性命。然后朱叔要找四婶离婚的事,儿女都知道了,朱叔的儿子女儿把朱叔骂得狗血淋头,朱叔还是不改口,坚持要离婚。再加上四婶这么一闹,朱叔叔对她更加反感,觉得跟这种没文化的人生活在一起简直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所以坚持非离不可。

  后来朱叔叔的女儿就对朱叔叔说,要是他还坚持己见要离婚的话,她妈有任何闪失,她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他,要和他断绝父女关系。朱叔的儿子也明确表示如果他们的妈因为这个有什么,他也无法面对朱叔。
  四婶清醒后倒是没有寻死的想法了,因为她醒来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儿子女儿看见她要死了是那么地难过,她不想再让他们难过,所以她不会再去寻死了。
  她对朱叔叔说,她同意离婚,她什么财产都不要,都交给子女处理,她唯一的要求就是请朱叔叔和她一起举行一场离婚典礼,因为她嫁给朱叔叔的时候没办过婚礼,她一直都想像其他女人那样一辈子有一个仪式,以前还盼望金婚的时候在子女的祝福下举行个金婚仪式的,现在看起来不可能了,所以希望离婚能有个仪式,也算是这么多年婚姻的一个交代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